知行合一贵于行之议论文事实论据

知行合一贵于行之议论文事实论据

问:有关知行合一的名人事例有哪些?
  1. 答:有一天,苏东坡灵感来了,写了一首五言诗偈:李嘉诚掉进水垢的一块硬币要亲自捡起古人云“知行合一”、“知易行难”,“知者”可贵,“行者”更可贵。
    “行者”,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,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。
    名人事例:
    陶行知认为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。
    例如: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,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,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,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。
    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。
    行,是行动,是实践,是亲身体验。
    知,顾名思义就是知识,在这里应该是动词,学习理论知识。
    陶先生强调“亲知”,即从“行”中得来,亲身得来;而不仅仅是“闻知”,从师得来,或从书本得来。
问:以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格言从教育角度的议论文800字
  1. 答:D 说明了行动胜于语言,主动胜于被动。英语原文是 I hear and I forget,I see and I remember,I do and I understand。其实这段格言是老外从中国学到的,出自荀子的《儒效篇》 - “不闻不若闻之,闻之不若见之,见之不若知之,知之不若行之;学至于行之而止矣。”
问:又关于知行合一的例子
  1. 答: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,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“知行合一”学说,取名“知行”。43岁时,他在《生活教育》上发表《行知行》一文,认为”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并改名为陶行知。
    通过陶先生改名,我们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论认识论的转变。从盲目---到“知行合一”---到“行知论”。
    陶行知认为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。例如: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,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,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,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。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。
    行,是行动,是实践,是亲身体验。知,顾名思义就是知识,在这里应该是动词,学习理论知识。陶先生强调“亲知”,即从“行”中得来,亲身得来;而不仅仅是“闻知”,从师得来,或从书本得来。
    他的“行知”认识论对于我们的现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。而且我们可喜的发现了一些改变。
    其一,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。有些学生已经走出课本,走进生活,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学习。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。物理课,化学课,生物课,学生不再是听老师在那枯燥乏味的讲,而是自己亲自做试验得出结论。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,乐于探究,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。
    其二,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。教师上课不再是填鸭式的,不再是按照“讲授--接受”的模式上课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,主人,他们已经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成主动的参与者。因为“行不是知之成”,而是“知之始”。我们教师上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,要创设情景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。
    如果我们想让学生“参与”,“动手”和“研究”。作为教师,我们首先要让自己从“教书匠”变成“研究型教师”。虽然我成不了陶行知那样的“伟大人民教育家”,但我可以以他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的赤子之心来从事我的教学之路。
知行合一贵于行之议论文事实论据
下载Doc文档

猜你喜欢